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内容

中国小商品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0-04-15 21:45
阅读:914

如果小优提起小商品,你会想起什么:集市?义乌?便宜?多样?

    我们中国小商品来自全国各地,小商品市场遍布全国各地。中国小商品举世闻名,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随着网络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网上小商品市场也日渐发达,建设中国小商品标准体系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小优通过本文给分析了中国小商品标准体系的现状、问题,提出体系完善的个人想法。  

1、中国小商品标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颁布的包含“小商品”字样的标准只有两项商务部颁布的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10454-2008《小商品分类与代码》,SB/T 10700-2012《小商品市场管理技术规范》。除此之外,有些标准既可覆盖小商品,又可覆盖大商品,如SB/T 10905-2012《百货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技术规范》,SB/T 10898-2012《商贸交易功能区评价规范》,SB/T 10958-2012《配饰商品术语》,SB/T 10812-2012《超市商品基本分类规范》等。当然,还有不少电器类、化妆品类、食品类等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小商品都已经制定了产品标准。此外,一些地方研究制定了地方小商品标准,例如:2012年义乌市质监局成立义乌日用小商品标准研究制定中心,发布了首个义乌市服务业地方标准规范《国际货运代理服务规范》。

2、总体上看,中国小商品标准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标准数量少

    如前所述,包含“小商品”字样的标准中,没有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只有少数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此外,小商品产品标准相对小商品总量来说也偏少。

    标准不协调

    一方面,各类小商品的具体标准与普通商品的产品标准之间存在冲突、重叠、矛盾等。另一方面,已经颁布的小商品分类行业标准的分类方法与其他分类方法不协调。我国海关税则将商品分为22大类97小类;我国商标注册将除服务类之外的商品分为34个大类。SB/T 10454-2008《小商品分类与代码》将小商品分为16大类, 既不同于税则的分类方法,也不同于商标注册中商品类别的分类方法,而且在具体商品项目上也有区别,不但给企业带来麻烦,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不便。

    标准滞后

    小商品发展很快,层出不穷的新商品(如最新出现的手机壳)应当及时更新到标准中去。小商品分类标准已经颁布6年多了,根据《标准化法》,最迟应当5年内复审并根据情况修订标准,因此从年限上看,小商品分类标准的修改就已经滞后了。另外,一些小商品产品标准的指标滞后于国际发展水平、滞后于国内外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

    标准使用率低

    不论是小商品分类标准、小商品市场标准,还是具体的小商品产品标准,都实施得很不到位。例如:小商品分类行业标准很少采用,义乌指数统计、义乌小商品城摊位分区都未按照行业标准,淘宝网更是将小商品分为43个大类别,小商品研究者将小商品分为百货商品、五金、服装、各类土特产等。

3、中国小商品标准体系的对策

   构建合理的小商品标准体系框架只有理清了小商品标准体系框架,才有可能逐步制定小商品标准,建立小商品标准信息平台,供相关方查阅、实施与监督。

    从标准化的对象上看,小商品标准体系框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小商品的基础标准,包括小商品相关的术语标准、小商品分类标准等。二

是关于小商品的产品标准,包括小商品的安全标准、小商品的质量标准、小商品的检测标准等。三是关于小商品的支持标准,包括小商品的市场标准、小商品的物流标准等。从标准的级别上看,小商品标准体系框架至少应当包括小商品国家标准、小商品企业标准。小商品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应当尽快过渡到小商品国家标准。此外应当大力发展小商品的联盟标准、国际标准。

   政府制定必要的小商品国家标准,应当主导制定至少三大类必要的小商品国家标准。

   (1)小商品术语标准

    小商品标准系列中会出现一些专有名词,需要统一规范在术语标准中。例如:小商品的定义就急需在术语标准中加以规定,明确小商品与一般商品的界限。另外,关于小商品市场的定义、小商品安全的定义、小商品质量的定义等都需要在术语标准中加以明确。

    (2)小商品分类标准

    在小商品分类标准的形式上,目前的行业标准形式应当经过一定的程序直接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出现,显得更为郑重,更利于推广。另外在小商品分类标准的内容上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分类的同一级标准尽量统一,一级分类建议按照产品性质进行分类,并确保涵盖所有商品种类。二是应当与税则归类方法等其他商品分类方法具有相容性。三是应当考虑具体小商品的特性确定细分种类。四是应当具有可拓展性,预留位置,适应小商品品种的日益多样化、新老更替、再度流行等必然趋势。

    (3)小商品安全标准及其检测标准

    围绕安全性能极为突出的小商品,如食品及其包装容器、玩具、化妆品、饰品、眼镜、电器、电动工具、头盔、燃气器具、高压锅等类小商品,政府应当尽快出台最基本的安全标准,并尽可能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出现。小商品安全性能的检测方法往往有多个,但是为了统一起见,应当选择一个或几个检测方法固定在国家标准中,以确保对小商品安全性能的检测准确无误。在小商品安全标准及其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必须经过科学的严格的风险评估。

    (4) 推动小商品国际标准化

    中国已正式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专家成功当选ISO主席。但是,目前只有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浙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参与了各自小商品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发达国家看不上小商品市场,而我国小商品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大,具有小商品标准制定的天然优势。在目前有利情形下,我国应当力争在小商品领域提出制定国际标准的建议,抢先制定国际标准,夺得小商品国际市场的制高点。正所谓,得标准得天下,得国际标准得国际市场。

 

上一篇: 我国清真食品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下一篇:快上车!汽车后市场配件认证正式启动

服务热线

15811121657 杨老师

15011237851 胡老师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