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内容

失信者寸步难行

时间:2020-04-15 21:45
阅读:733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人际交往超越诸多局限,节奏越来越快,从熟人交易转变为与陌生人的交易,快捷而有效的信息已经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在一个市场信用缺席,市场充斥着种种的虚假信息的社会,正常的投资、贸易、信贷等业务都会受到干扰,市场交易的难度和摩擦不断增加,损坏资本市场的融投资功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被不断削弱,给企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尽管市场经济摧毁了传统诚信,但是,现代诚信必然要依靠市场经济来进行重塑。因此,在经济交往和交易的道德风险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安全可靠的信用交易体系在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而建设以市场主体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就是降低交往和交易成本、防范道德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信用建设更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国家治理,是相对于国家管理而言的。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管理,强调管理主体只有国家机关,主张政府是万能型政府,强调政府的能力和政府权威,并运用政府的组织管理来管控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则强调民主和公共参与,治理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还包括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是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主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经济领域减少政府机构的过多干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国民经济调节中的主导作用,社会治理方面要创新治理方式,保障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治理的权利,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国务院的统筹和安排下,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创新和改革政府经济管理方式,适当调节市场准入门槛,放松事前管制,为各类市场主体打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因此,过去以设置许可、实缴资本、年检等由政府背书的经济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需要。相应地,通过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及其相应的信用体系建设,以便对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的社会制约,是在放松事前准入审批的背景下,开展事中和事后监管的重要措施。企业信用公开及企业信用建设,可以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对企业形成强大的社会信用约束,营造出失信者寸步难行、诚信者走遍天下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手段并用的有效治理格局。相比较过去那种过于依赖行政管制手段管理经济的做法,依靠信用机制约束企业,是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上一篇:不要把iso9001认证理解错误

下一篇:不止是诗画浙江

服务热线

15811121657 杨老师

15011237851 胡老师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