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行业何处何从?
近日,网上曾出现一条“企业信用评级加盟”招商信息,打听中小企业做信用评级的费用,该信息发布方说明,如只做信用评级,收一万七八左右。对于信用评级机构费用不高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大部分原在于机构投资者不太认可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报告含金量。
业内:评级利润率并未增长
今年3月,《第一财经日报》曾刊载,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中标“2015年安徽省政府债券信用评级项目”,评级总费用5万元。
东方金诚自称,收取低价是其“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5万元的费用刷新了评级收费的“下限”。
上述评级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债券、信托等金融产品的评级需要有“一行三会”的资质认可,获得资质的评级公司本来就不多,而且地方政府债券级别一般都是AAA,所以价格基本就成了唯一的竞争手段。
从以往其他地方债的评级看,收费25万~40万元比较常见。上述评级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过去几年,评级机构的发展势头不错,随着债市欣欣向荣,业务量也有所增长,但每单业务的利润率,其实并没有增长,甚至由于经营成本的上升而出现微降。
长期以来,中国债券市场无实质性违约事件。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刚性兑付一直不打破,导致信用评级价值可有可无,而这才是东方金诚敢于5万元出具信用评级报告的根本原因。
不仅是债券市场,规模预计10亿元上下的信托资产计划,信用评级费用也仅需10万元左右。“根源就在于机构投资者不太认可信用评级机构的价值(即评级报告结果),因此信用评级行业费用的议价空间很小。而且市场规模相对固定,市场存量不外乎是在7家信用评级机构牌照之间做市场洗牌。
下一篇:多地试水中小企业免费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