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可以,很强势!
创建“浙江制造”品牌,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浙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效途径。2014年开始,浙江省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在全国领先建立了“标准+认证”的“浙江制造”品牌打造模式。据了解,今年年初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计划制定100个“浙江制造”标准,力争到2020年“浙江制造”标准达到500个以上。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制定“浙江制造”标准145项,已有34家企业获得了“浙江制造”认证证书61张,其中国际合作证书10张。
伴随着11月18日2016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装博会”)的开幕,当天下午,作为本次展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16“浙江制造”标准发布会暨“浙江制造”品牌发布展示平台启动仪式在义乌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殷明汉、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陆建强、浙江省质监局局长高鹰忠,义乌市领导盛秋平、林毅、毛湘宏等出席发布会。
会上,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向社会发布了今年已研制完成的100个“浙江制造”标准(浙江制造标准发布平台:http://www.zhejiangmade.org.cn/)。这些标准覆盖了高端装备、消费品、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和传统文化艺术品等领域。既囊括了核电设施、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业,也涉及鞋类箱包、家用电器等日用消费品产业和青瓷、游戏服装等文化产品。
陆建强在发言中指出,“浙江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先锋营,义乌是“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桥头堡。中国制造,浙江先行;“浙江制造”,义乌出发。要努力加快“浙江制造”标准体系构建步伐,努力加快“浙江制造”市场论证推进步伐,不断加大“浙江制造”品牌监督力度、“浙江制造”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引领浙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此次“浙江制造”标准的颁发,以及“浙江制造”品牌发布展示平台的正式开启,意味着浙江省将积极推动“浙江制造”标准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同,努力将“浙江制造”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增加浙江制造业的标准话语权,实现“浙江制造”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双赢的局面。
上一篇:信息化的“一带一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