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管理体系对纠正措施及有效性的审核
纠正措施是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审核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注意审核组织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这是评定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证据之一,也是提高审核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审核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该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对于那些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例如:批量性、批次性不合格产品;造成严重影响的顾客抱怨;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等),组织应认真分所原因,针对消除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否则不合格问题会再次发生。
审核中,应注意审查不合格产品的评审记录,产品检验、试验记录、顾客的抱怨、投诉记录等,看其中有无应该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对这些不合格的问题是否分析了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效果。
2、确定的不合格原因是否正确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到位,不正确,不是产生不合格的真正的根本原因。
3、所采取的措施能否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组织所采取的措施,应针对不合格产生的真正原因,应能起到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作用。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只是“纠正”(只是对不合格的一种改正,一种处置),而不是“纠正措施”(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例如:某组织在内审中发现有的测量仪器未按期进行校准,对该不符合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将这些仪器送去计量。显然,这种措施只是“纠正”,而不是“纠正措施”。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消除不合格原因,不能起到防止再发生的作用。
4、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
纠正措施实施了没有?纠正措施的效果如何,是否防止了不合格重复发生,这是采取纠正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审核纠正措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审核中,要求组织提供实施纠正措施的证据,并通过查阅有关记录和有关证据,审核纠正措施实施后,是否重复发生了类似的不合格。要注重审核纠正措施的效果,这是审核纠正措施有效性的关键。
对纠正措施有效性的审核,既要审核是否按纠正措施的要求和程序进行了实施,更要注意审核纠正措施的效果,注意审核纠正措施是否达到了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目的。
下一篇:厉害了我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