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起航的氢能产业,将走向何方?
近期,氢能领域的消息不断;小优为大家整理了一下关于氢能的行业资讯。
11月7-8日,第一届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uel Cell VehicleCongress,简称FCVC)在北京举行,“氢能及加氢基础设施关键技术”作为专场研讨会广受业界关注。
11月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市公司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设立策划书》,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这是首家由协会发起、有组织成立的氢能源领域的产业联盟。
10月28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撰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正式发布。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业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能源消耗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世界各国已将氢能作为国家新能源战略。
氢能利用的成熟路径之一
作为氢能产业化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尤其在氢能汽车领域,原因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相较纯电动汽车更具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利用氢的化学反应为汽车提供电能,动力更可持续,能效更高,续航里程更长;排放物只有水,实现了零碳排放,没有二次污染;加气时间也大大缩短;氢气密度较轻,一旦发生泄漏会向上竖状扩散,爆炸的可能性不大;氢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工业废气、风水发电等均可带来充足的氢气。
用氢能作为汽车的燃料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日益受各国国家政策支持,各国都纷纷投入重金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并制定了氢燃料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及规划。
氢能产业前景如何?
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的规划,到2020年,氢气产能规模达到720亿立方米/年,率先实现氢能汽车及加氢站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加氢站总数达100座以上;燃料电池发电100万千瓦和1万辆燃料电池运输车辆。
到2030年,氢气产能规模达到1000亿立方米/年,累计建成(含改造)3000km以上氢气或含氢气体长距离高压输送管道,加氢站总数达1000座以上,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辆。
蓝皮书指出,到2050年,加氢站服务区域覆盖全国,参照加油站分布要求,完成高速公路加氢站布局;燃料电池车辆保留量达到1000万辆。
氢能产业走向何方?
根据蓝皮书的近期规划,总体目标是通过技术进步及政策引导,建立氢能源利用的标准与法规体系,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初步完成产业链布局,形成氢能燃料电池在运输车辆、发电、应急备用电源、有轨电车及氢能船舶等需求领域的示范市场。
中期目标是创新氢能源利用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氢能产业链,拉动上万亿元产业规模,使氢能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氢能成为我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规划的终极目标就是建成完善的氢燃料基础设施及基于可再生能源-氢能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燃料电池车辆、分布式供能成为主导产业,实现一次能源结构多元化、二次能源的氢-电、电-氢-电交互网络化,能源消费终端的绿色高效化,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变革。
新闻来源:中国标准化
下一篇:22部门联合惩戒违法失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