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内容

还有困惑,接着说!

时间:2020-04-15 21:46
阅读:712

还记得上次的的八大困惑之四吗?这次小优将会补充完整。

5、把质量体系管理作为一种“务虚”

质量体系管理员岗位实质是一个摆设,做事只有在领导需要处理质量事故中才想起,把质量体系管理仅仅把其当做事故调查员,或者将只是一个忙于处理具体细枝末节工作事务的角色。根本起不到体系指导运作规范化的作用,因为没有足够的授权,也不享受较高的岗位待遇,不会自有意无意在员工中受到重视,制定的质量体系管理的计划和方法得不到执行,员工还是按照领导的“圣旨”做事。

6、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领导管理思想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使用过程的方法”是相违背的,导致在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少做或不做质量管理记录或程序,为了证据,补充假数据。只要“刀下见菜”,长此以往,必然是企业管理水平下降。

由于质量管理的长期性和继承性,工厂一定要有一个5年或10年规划,从基础工作做起,通过政策导向与方法将质量理念落实到组织的具体运作过程当中去,并不断的进行抽查监督,以稳定固化员工的行为准则。

7、只注重质量审核不符合的多少

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要正确看待,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不符合项多、一般性问题多就是质量管理没有做好。作为领导要认真思考我为质量管理提供了哪些资源,如何通过审核的不符合来持续改善质量体系管理。

8、不能在审核中有效沟通

不管是第二方审核还是第三方审核,经常会出现审核机构在审核中的沟通不能有效进行,有一些审核机构甚至把自己当做“皇帝”,认为受审核工厂要完全遵守自己的“不平等条约”,不能有任何的异议;受审核的工厂领导也是抱着不要得罪审核员的目的,对体系管理要求。其实审核的目的就是要给工厂指出问题和不足究竟是什么,只有双方沟通确认,对问题理解透彻后,才能心服口服真正起到改善的目的。

质量体系管理是制造业或者整个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必备工作,普适性和应用性非常广泛,但是这项工作真正能够落实好的企业非常少,所具备的要素缺一难行,上至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授权,下至员工的不断改进,只有上下合力,才能把质量这一关做到位。

来源:网络

 

上一篇:企业困惑:推行 ISO9001

下一篇:中国与新西兰有机产品实现互认!

服务热线

15811121657 杨老师

15011237851 胡老师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