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内容

我国工业产品认证成效斐然

时间:2020-04-15 21:47
阅读:660

 我国工业产品认证工作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认证证书合计突破100万张,其中,指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24家,共计颁发CCC证书53万多张(有效状态),批准自愿性产品认证机构119家(同比增长18%),共计颁发证书36万多张(有效状态),证书累计突破100万张 。 “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作用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产品安全, 促进质量提升

保障质量安全更加有效,强化了CCC认证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汽车、家电、玩具等重点产品的风险防控与专项监督。通过实施强制性认证,有效推进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儿童安全座椅、农机等产品由强制认证之前产品合格率不到10%提升到目前90%以上。

2、培育新兴业态,引导产业升级

在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机器人、汽车联网服务检测认证联盟工作开展;开展风电、光伏、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软件等新兴认证项目,加强协同创新,发挥产品认证技术引领、示范推广的行业领导者作用,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应用推广步伐;在传统行业开展电子电器、机动车辆、儿童用品、安防消防、家具建材、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在产业升级,促进汽车、高铁“走出去”等国家规划战略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服务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截止目前,节能产品认证累计发放证书67776张,涉及企业3071家, 2016年实现节约电能56543.26百万度,折合标准煤1781.11万吨;节水产品认证累计发放证书10840张,涉及企业1468家, 2016年实现节约水资源462.22亿吨;可再生能源认证,累计发放证书5478张,涉及企业1493家,2016年实现替代电能160252.03百万度,折合标准煤5047.94万吨;累计发放国推污染控制认证证书2269张,涉及企业322家;累计发放低碳产品认证证书1100张,涉及企业400余家,低碳认证纳入《关于开展“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的通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的要求,“制定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整合方案”被列为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重点改革任务。质检总局、认监委会同相关部委,正在着手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统筹兼顾产品节能与减排、环保等绿色发展的不同技术要求,解决目前绿色产品标准不统一、认证种类繁多、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导绿色生产与消费。

4、满足需求升级,促进消费回流

适应差异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组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信通院、上海电科院等国内权威认证检测机构围绕市场热点和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智能家电、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绿色轮胎、洁净玩具等认证项目,开展空气净化器、智能电饭煲等技术测评,支持自主品牌,推介中国制造,引导消费回流。

 

上一篇:ISO9000认证是否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下一篇:医院实施ISO9000认证带来积极影响

服务热线

15811121657 杨老师

15011237851 胡老师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