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成了气象灾害?
这几天的雾霾,从北到南成为段子手创作的灵感源泉,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今年以来最持久最严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
6省市深陷四面“霾”伏、40个城市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开启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出橙色预警……近日,雾霾范围持续扩张,霾区范围将覆盖142万平方公里。
霾是不是气象灾害?
据了解,早在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霾字,将霾作为一种天气要追溯到《诗经》。《诗经·邶风·终风》中写道,“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在《后汉书》中更有“雾霾蔽日”的说法。
在徐祥德看来,气象灾害由气象因素、孕灾环境、承灾体三方面构成。天气现象如雾霾等是灾害的触发因素;孕灾环境主要指经纬度、地形地貌等;承灾体主要指人和人造设施,三者共同作用才构成气象灾害。雾霾等天气现象不能等同于气象灾害本身。
“霾是气象现象之一,其造成的灾害是气象灾害,按照其发生发展机理和影响程度,是分等级的。”徐祥德说。
对此,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吕忠梅表示质疑,“如果将以气象变化方式表现的污染定义为气象灾害,那么以大气污染的其他形式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是否都要定义为气象灾害?”
据了解,我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确,“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其中不包括“霾”。
据了解,北京市将霾作为气象灾害立法并非全国首例,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市中,天津、河北、河南均将霾写入气象灾害立法。
业内人士表示,雾霾治本之策在于逐步降低地区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在于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城市功能区布局。
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企业不要把ISO当做心理安慰
下一篇:看错,怪我咯?